艾灸前准备工作之二疏通膀胱经
膀胱经在人体后背俞穴的名称与体内各个脏腑遥相呼应,为五脏六腑的排毒出口,这些穴位经过疏通,可排毒,保朝镭铀啡阳经运行自如。此外,艾灸之前,先把后背的膀胱经打通,有助于做灸是进一步扶正阳气,抵抗病邪。
1.揉睛明、攒竹,心明眼亮
做眼保健操的睛明穴,正是膀胱经的起点。小肠经在眼角内侧睛明穴与膀胱经交汇,而后两条线并列上行,经过眉毛内角,进发际。这段有很多做眼保健操常揉的穴位,除了睛明,还有眉毛内尖的攒竹穴。经常点揉,对眼睛好。
3.开背主体疏通段。
从上面的分支下行后,两侧膀胱经分别在体正中线旁开1.5寸和旁开3寸,一边各有两条道,共4条线,直到尾骶。其中靠里边这条线上的穴位,对应着五脏六腑,称为背俞穴,可用手推法疏通,也可以用刮痧、走罐、拔罐、按摩、刺络等外治法疏通。
5.将阳气引到脚底,双脚瞬间暖暖的
腿肚子正中一线,任何一穴瘀堵,都易见冰凉小脚。对肉厚实、难揉到位的,可借用个器械,比如,用小擀面杖从上向下推压,可使气血通畅。
随后,膀胱经从脚下来,落到踝骨外侧,直达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这段脚脖子,也是个关卡。一旦寒凉过来,膀胱经的气血流到此处,就如进了漏斗,河道变窄,造成供血不足。故常揉这一溜儿线(无所谓穴位点,见疼就得揉开),是保阳气通达脚底的好办法之一。 膀胱经打通,气血丰盈,便经过小脚趾进入脚心涌泉穴,毫无保留地把气血给了肾经,而我们的脚也热乎了。
到此,膀胱经的疏通完毕,如有其他部位瘀堵,需要单独疏通的话,可以正式进入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