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聪明的头脑
对于孩子的成长,玩是最好的益智活动。和家长一起玩的效果最佳。如果是有针对的玩,有恰到好处的方法,有与孩子认知能力相匹配的题目,那么,在数年以后,你会很惊奇地发现,你和孩子的玩,起到了事半功倍奇效;你会骄傲地庆幸,所有“教育”中,玩在孩子能力增长中的效率和回报最高。 以下是几个玩过的题目,不知道是否适合你的孩子,但或许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衍生出更多的,玩的智慧。 ——陡势横桥

2、有趣的年龄 圆圆家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弟弟,共四口人。这天,街道阿姨来普查居民情况,见圆圆很可爱,就问她全家人的年龄。圆圆说:“我爸爸的年龄正好是一个数的平方;我妈妈的年龄,正好是我爸爸年龄数字的乘积;我弟弟的年龄正好是我妈妈年龄的数字之和;我的年龄嘛,正好是我爸爸年龄的数字之和。阿姨,你说我们都多大呀?” 看着圆圆活泼、挑衅的眼神,这个街道阿姨顿时就傻眼了。你能为之解围吗?

三则题目玩法
1、问题是等于1 没有什么诀窍,用+、-、×、÷反复填试,就成功了,应该是很容易做的,只是可能有多种答案: ①、(1+2)÷3 = 1 ②、1×(2+3)-4 = 1 ③、[(1+2)×3-4]÷5 = 1 ④、(1×2+3-4+5)÷6 = 1 ⑤、(1+2+3+4)÷5+6-7 = 1 ⑥、[(1×2×3+4)×5+6]÷(7×8) = 1 或:(1+2-3+4+5+6)÷(7+8)= 1

3、假假真真 我们咸犴孜稍先按顺序分析,试图找出“真真”来。 由①,A说B叫真真,那么,无论A是真话还是假话,都说明A不会是真真。因为如果A说了真话,那B是真真,A不是;如果A说了假话,说假话的不会是真真。即A被排除,他不是真真。 由②,B也不是真真。因为B说自己不是真真,如果是真话,那么B不是,如果是假话,假话者当然不会是真真。所以,B也被排除,他也不是真真。 由此可见,叫真真的只能是C了。 由③,C说真话,所以B叫假假,余下的A是真假。 结果:三个人的名字是,A叫真假、B叫假假、C叫真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