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七种常见病害防治
纤毛虫病经常向池中加注新水,定期使用水清爽、底清爽,长期保持水质清新可有效预防,一旦发现纤毛虫,用甲壳净全池泼洒连续几次

2、 聚缩虫病聚缩虫病病因是由于池水过肥,或长期不换水,使聚缩虫病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都附着聚缩虫,体表污物较多,活动及摄食能力减弱,严重者常在黎明前死亡。防治方法彻底清塘消毒,经常注、换池水,定期使用水清爽、底清爽,保持水质清新。对每立方水体用0.25克~0.60克的硫酸铜进行清塘,对水全池泼洒。

4、 烂爪(肢)病8月前后要全池泼洒溴氯海因绿色海因防病。根据饲料投喂状况,决定是否需要拌服虾蟹活力素及高稳维C,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6、 上岸不下水症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经常发现仔蟹、幼蟹爬到池边、网边或水草上,不愿下水的现象,称为“上岸不下水症”。由水质差引起的,可通过适当稀释放养密度,经常适量换水或定期使用解毒净底王、水清爽、底清爽、甲壳净调水改底。由营养不均衡引起的,应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也可经常性添加适量虾蟹活力素,活力素含有蜕壳素、多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叶酸、烟酸、肌醇、氯化胆碱和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 E、和维生素K等多种营养。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可选择外用溴氯制剂,全池连泼2次~3次。由原生动物与寄生虫纤毛虫的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引起的,可选用甲壳净等药剂,连续治疗1次~2次。隔日再选择外用溴氯,全池泼洒2次~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