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芷怎么种植
1、培育种子;白芷用种子繁殖。可单株选苗移栽留种和就地留种。生产上多采用前一种方法,一般在收挖白芷时进行。四川选主根不分支,健壮无病的紫茎白芷作种。河南、河北选根条细长、芦头小、无须根、皮细色白、健壮白芷作种。移栽前剪去叶子,按行株距50-70厘米栽种。冬季及翌春进行除草施肥。6-7月种子陆续成熟,于果皮变黄绿色(河南黄白色)时,连同果序一起采下,可分批采收,然后摊放通风干燥处,凉干脱粒,去净杂质备用。

3、播法;条播、穴播均可。浙江、河南、河北为条播,行距13-20-27厘米,开沟1-1.5厘米,每亩用种1-1.5公斤。播后搂平畦面,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四川多用穴播,行距30-33厘米,穴距23-27厘米,穴底要平。每亩播种量0.5-0.8公斤。播后均不覆土,随即施稀人畜粪水,每亩约1000公斤左右,再用人畜粪水拌的草木灰覆盖其上,不露种子。然后用木板镇压或轻踩,使种子和土壤密接,以利发芽。15-20天即可出苗。

5、科学追肥;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及时追肥能提高白芷的产量和质量。但是施肥也要适量,施肥量过多,生长过旺,易造成抽薹开花,降低产量,施肥量不足,生长不良,产量也低。一般追肥四次;第一、二次结合间苗进行,每次每亩施入稀薄人粪尿水1500公斤;第三次于定苗后,每亩施入人粪尿水2000公斤,加过磷酸钙30公斤;第四次于清明节前后,每亩施入人粪尿水2500公斤,加入草木灰150公斤。

7、及时排灌水;白芷田间积水,会引起根腐病的发生;土壤过于干燥,主根生长缓慢,影响产量。因此,在雨季要经常清沟排水,干旱时及时灌水,灌水时间选择在傍晚进行。摘除花薹:在5~6月期间,有部分植株生长过旺,会抽薹开花,应该及时摘除,否则,一旦开花就会空心或者烂根,降低产量和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