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2024-10-13 18:41:37

1、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父母如有呼唤,应应答,不要有意拖延,父母命令自己做的事,应要有行动,不要偷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父母的教诲,态度要恭敬,放在心上,犯了错误被父母责骂时,要顺从,承认错误。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解:冬天冷了,要帮父母被子暖好,夏天炎热时,要把父母把床席扇凉,早上起床要先去向父母请安,晚上让父母就寝后,自己才入睡。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出门要向父母报备去向,免得让他们担忧,回家也要告知他们平安,在外居住要稳定,不要经常变动,让父母找不到人影。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3、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父母疼爱我们,养育我们,而我们孝顺他们有什么困难,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5、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解: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解: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解: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解: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7、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解: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解: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解: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10、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解: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解: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解: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解: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12、信凡有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解: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巧。解: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奸巧事,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解: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见示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解: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14、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解: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解: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解:若是穿著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解: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16、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解: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解: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解: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解: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18、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解: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解: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解: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解: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20、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解: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解: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查色献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解: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解: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22、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解: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解: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解: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解: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弟子规》完整篇带解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