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气虚、皮肤下垂的简单调理窍门
1、一、艾灸按摩法:秋冬季每天艾灸百会穴十分钟,艾灸膻中穴、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两腿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各一刻钟左右,如果气虚严重有子宫下垂则加头顶百会穴隔姜灸十分钟。春夏季节由于温度上升,为防止艾灸有可能造成上火症状,可改为按摩这些穴位,每次各十分钟,一天多次,除了饭后一小时,其他不拘时间。如果是阳虚体质在夏季艾灸效果可能特别好,但是需正宗中医望闻问切全方位确诊,假中医或没有切脉确诊的不要自己瞎估计,这些特殊情况这里不谈。



3、三、药补:在中医里,性昼缙倘补气的中药有很多种,但是各有偏重,要针对个体对症下药,由于每个人的情况并不同,所以不能随便拿来瞎用,比如黄芪,它补气效果贬蕃殊神突出,不少人随便拿来泡水喝,但是如果不对症,它的副作用也很明显,最常见的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所以如果要药补的化一定要经过正规中医的望闻问切,为什么我强调正规中医呢,因为现在西医也开中药,但是他们就是凭感觉随便开,但是自己并不懂中医的五行相克论,所以容易好心办坏事。这里为了安全起见,斗胆推荐补中益气丸,但该药也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与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高血压患者慎服,不宜同时服用藜芦或其制剂,也不宜和其他药一起服用,该药宜空腹或饭前服为好,亦可在进食同时服。中医调理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因为是药三分毒,最不推崇的就是用药,药补毕竟有副作用,不建议长期服用,以其他调理方法为佳
4、四、锻炼:气虚的锻炼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循序渐进,通过锻炼才能调动全身气机,打通经络,从而才能在根本上强身健体,提气养身,消除病容。这里推荐简便易行的站桩法,身体素质好的可选北派站桩,虚弱一点的可选南排形意站桩,都很简单,但是效果非凡,受益一身,这里就不细述了,自己去百度,站桩时间以早上为佳,早上阳气最足,一直到中午十二点。所以不愿意练站桩的也可在早上步行一小时,但是气虚体质天气不好的时候不建议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