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珊瑚石
珊瑚既非植物也非矿物,而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微生物(珊瑚虫)的产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珍珠外层的成分相同。在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情况下,珊瑚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珊瑚的摩氏硬度为3.5~4,折射率为1.486-1.658,相对密度为2.65。

珊瑚(Coral)采集
1、直到20世纪中期改用潜水的方法采集珊瑚(Coral)之前,采集一直通过拖网的方式进行。时至今日,机器人被用于深海珊瑚采集,从而极大地保护了洋底的资源。构成珊瑚礁的是六放珊瑚(Hexacorallia),华盛顿条约禁止对这种珊瑚的采集,用于珠宝首饰的珊瑚是另外一种叫八放珊瑚(Octocorallia)的品种。日本的珊瑚采集禁令于1868年得以解除,进入20世纪后,日本向位于地中海的珊瑚交易中心托里格雷科(意大利南部)的珊瑚出口变得十分活跃。意大利的珊瑚商人对来自日本的淡粉色珊瑚有相当的远见,他们对一种日本人称为boke(朦胧)的淡粉色珊瑚兴趣浓厚,这种珊瑚的颜色非常均匀被称为“天使之肤”。为了防止价格上涨,这些意大利商人故意把这种珊瑚贬称为“scialbo”(褪色) 或“ insignificante” (不够级别)。这些意大利商人真可谓既深谙珊瑚之美又精通商业之道。
珊瑚产地
1、用于珠宝首饰的八放珊瑚主要产自三个地区:地中海、日本/台湾、夏威夷/中途岛。不同产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导致不同产地珊瑚有不同的特征,大小、颜色和品质各异。
2、地中海珊瑚的历史源自地中海珊瑚。地中海珊瑚是一种珍贵的深红色品种,叫corallium rubrum(红色贵珊瑚)。这种珊瑚不管色调深浅如何变化,颜色总是红色的,而且由于颜色分布均匀,非常容易加工。但这个品种大都尺寸很小,所以在市场上见到的多是圆珠形、弧面形和钮扣形。图中的 地中海珊瑚具有深红鲜艳的颜色,被称为“牛血红”。



使用、保养和保存
1、 因为珊瑚是有机宝石,珊瑚首饰的设计和无机宝石首饰的设计有所不同。麻质跹礼例如,在珊瑚有可能和肌肤直接接触的部分往往使用贵金属包担奈扰撕裹以防止酸性汗液对珊瑚造成的腐蚀,又如在佩戴珊瑚项链时应戴在衣物外部以避免和肌肤的直接接触。珊瑚首饰大多采用穿孔连杆(post setting)的方式进行镶嵌,这种镶嵌使用的胶易受清洁剂和水的影响,所以在烹饪、入浴或其他接触水的场合时,应摘下佩戴的珊瑚首饰。每次使用后,用干净的软布将珊瑚擦净,这样可以除去表面粘染的酸性汗液以保持珊瑚的亮色。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珊瑚很容易被柠檬汁、醋和汗液中的酸性物质腐蚀,例如当接触柠檬汁时,珊瑚表面会变得如下图中那样粗糙无光泽,所以珊瑚项链应隔衣佩戴。虽然被腐蚀的珊瑚可以通过重新打磨来修复,但这种修复费时而且昂贵,所以最好还是在佩戴时加以注意。 珊瑚的硬度只有摩氏3½ 至 4,属于较软的宝石材料,所以在保存时应和其他种类的宝石单独存放,避免被刮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