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发展都有哪些基本特点

2024-10-26 18:46:33

心理过程即人人共有的心理活动。由于心理活动都经历着发生、持续并结束的过程,因而称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周围事物(包括自己)的过程,通过知觉、技艺、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来实现。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意志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的心理过程。

小学生心理发展都有哪些基本特点

14、强烈而不易自我调节低年级学生的情绪体验强烈而迅速,遇到较小的刺激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反应。例如,想买某样东西,家长没有答应,他就大哭大闹,至梦蛭悝非立即购买不可。作业写得不工整,受到教师的批评,哪怕是一句话,他恨不能立刻将作业本摔到地上。这些都表现出小学生对自己情感的调节能力较低。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头脑还不够冷静,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纠正认识上的偏差,不知道如何排解消极不良情绪的困扰,这往往致使他们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只有到了高年级,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15、感受自我情感而不易理解他人情感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敏感,一般都能体验自己的情感,对自传陔侔抒己的萄辉守蕾喜怒哀乐体会比较明确。但是,他们对情感的认识与体验还有一定的自我中心,不善于理解并体会别人的情感,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感受,不能客观地评价和体验他人的情感,很多时候以自我体验的情感为中心,以自己的喜怒来评判周围人的情感体验。这就容易造成小学生在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同学和同伴造成情感伤害。同时,由于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容易产生情感误会,造成情感冲突。然而,随着情感的不断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小学生开始把移情情绪与情境相联系,并逐能开始理解他人,理智的看待问题,客观的评价他人和体验他人的情感。

16、小学生意志过程的特点:

17、意志薄弱且受暗示性强。

18、动机和目的的被动性和依赖性。

19、不善于反复思考和计划。

小学生心理发展都有哪些基本特点

24、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特点:

25、与同伴交往的特点

26、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小学生认识过程的发展相适应,也与小学生在班集体中的集体活动经验有关。小学生的同伴关系最初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如住在同一街道、同一幢楼房,同桌,父母相互熟悉薄。后来,他们逐渐建立了新的交往标准:

27、其一,他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

28、其二,他们倾向于选择品行得到社会赞赏的人做朋友,如挑选学习成绩比自己好或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做朋友。 此外,在小学生的同伴交往中,还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男生尤其是低年级的男生,常常采取制造事端的方式与女生接触,如在课间把女生的文具藏起来,在课桌中间画一条界线等,表明这些男生对女生特有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会表现出微妙的变化,如表现出拘谨、腼腆、故意的漠不关心等。所有这些行为特征,都是小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都有哪些基本特点

37、与教师交往的特点

38、小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其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重要关系。与幼儿园的教师相比,小学教师更为严格,既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各种科学知识与社会技能,又监督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品行。与中学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的关心和帮助更加具体而细致,也更具有权威性。

39、几乎每一个儿童在刚跨进小学校门时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榨施氅汝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权威。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话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五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喜欢体育运动、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能为同学着想的教师。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影响着小学生对教师的反应,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往往报以消极的反应。例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小学生所不喜欢的教师,他们就会反感和不满。因此,教师努力保持与学生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其教育思想的有效实施。

小学生心理发展都有哪些基本特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