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英国首相制的确立居然是因为一说德语的国王
近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怵怄弁摆·梅突然向外宣布将于今年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而原定的大选时间是2020年。从英国的政治制度看,“宣布重新大选”确实是缮宏慰循英国宪法赋予首相的权力。特雷莎·梅以及英国之前的首相也许都应该感谢一个不会说英语的国王,正是在这位国王执政时期,首相的权力才开始逐步扩大,对英国首相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714年,当时的英国国王安妮女王去世,她死后没有子嗣,按照《王位继承法》确立的原则,英国议会就选中了乔治·路德维格,史称乔治一世。这乔治一世本来是外国的军侯(汉诺威),但他的母亲是英国国王的孙女儿。乔治一世就任王位的时候已经54岁了,是英国历史上最年长的继位者。大老远的从德国跑到英国,老头儿还有点埋怨。据说,乔治一世讨厌英国的潮湿气候和地域文化,他对人说如果不是因为王位是不会离开汉诺威的。
当时的大臣评价说,乔治一世完全活在汉诺威的狭窄范围里,而英国太大了。历史确实也差不多如此,不习惯英国政治生活的乔治一世曾先后7次返回汉诺威,连他最后去世也是在去汉诺威避暑的路上。
罗伯特·沃波尔
如果从横向比较,乔治一世在位期间大致相当于中国清朝的康雍两代。在中国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到达顶峰时,英国人民却又“何其有幸”偶遇了主动放权的乔治一世,两国此时政治的不同境遇大概也预示了日后鸦片战争的胜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