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两袖清风形容清官

2024-10-14 00:44:36

1、但深究起来,“两袖清风”最初并非此意。元朝戏曲作家高文秀的杂剧《好酒赵元遇上皇》中说:“两袖清风和月偃,一壶春色透瓶香”,诗人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写道:“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这里“两袖清风”是指人迎着微风走路时的轻快与潇洒。在不同语境中,常被活用为“两袖春风”、“两袖秋风”、“满袖清风”等,如元曲《扬州梦》:“准备着倩人,扶两袖春风。”

为什么用两袖清风形容清官

3、那么,“两袖清风”为何被用来形容居官清廉痒滕熘丬呢?古时穿衣,平民百姓的衣襟向右开,在腰间束带,随身携带的散碎挑递彩醪东西可揣在怀里;官员多穿宽袍大袖,杂物可放于袖中。廉吏卸任后,两袖无钱,空空如也,只有清风充盈其间,故可用“两袖清风”来形容为官清廉,身边没有余财。如明朝吴应箕在《楼山堂集•忠烈杨琏传》写道:“入计时,止馀两袖清风,欲送其母归楚,至不能治装而去。”官至最后,送母还乡,竟然连件新衣服也做不起。又如明朝官员况钟,曾在苏州任十年知府,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离任赴京时,百姓纷纷自发以酒送行,他便作诗以记之:“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酾酒密如泉”。

为什么用两袖清风形容清官

5、清风无形,盛德有形,“两袖清风”从最初形容人迎风翩立、两袖飘飘扬扬的潇洒姿态,到后来比喻清官廉吏的操守,既表达了百姓对清官的尊重爱戴,也让古代清官的铮铮风骨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发扬中愈发动人。

为什么用两袖清风形容清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