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超常思路,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首先来介绍一些有趣的学科交叉的知识。学科的交叉不但在分析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给我们提供新的视角,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广的视野。

3、知识的更新。更新我们的知识常常是一件让我们感到痛苦的事情,因为新知识常常会挑战我们的旧有观念,在最初接触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但是这种知识的更新绝对是有必要的,学习新知识可以让我们走出舒适区,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呢,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充满变动的时代,一旦知识体系不再更新,我们很可能没有办法抓到最近的机会,甚至可能马上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5、比如说在网上,对于某一个电影,持有不同评价的人会互相攻击,互相指责,他们在争吵当中越来越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持有相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又会怎样呢?他们不会聚在一起反思自己的观点,跟自己人一旦交流起来,只会让整个群体的观点变得越来越极端。这个实验结果其实跟我们的传统直觉是相违背的,那为什么人和人的沟通,就不能像墨水和清水的混合呢?这是因为沟通的发生不是均匀的,意思是说,我们从来就不会跟任意随机的人进行交流,甚至会排斥那些跟我们观点天差地别的人进行交流。迈尔斯教授甚至为此总结出了一个公式,就叫做观点的隔离加交谈等于两极分化。把这个观点运用到生活当中,我们就发现,在互联网上的社交圈和推荐系统,不是在帮我们获取信息,而是在加强我们既有的观念,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会有一些正面作用。比如说可以帮助癌症的幸存者之间实现情感上的互助,但另一方面他也带来了极端化的负面影响,比如说一些本来只是理性质疑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朋友聚在一起,互换信息,相互交流,最后可能会完全失去理性,变成一个盲目反对转基因的团体。

7、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去拥有抽象思维,从而理解抽象事物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的类项新型概念,被称为模拟物。所谓模拟物的先行,讲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地图是一种真实世界的模拟物,一旦有了地图,我们就把各种实体的物体,抛到脑后,把地图上的一切直接当做了真实的一切。模拟物就把我们和真实的世界区隔开了,这种区隔导致了很多抽象概念的形成。我们从小学习的过程啊,就是在逐渐的建构各种抽象概念。伴随抽象化的过程,我们不断看到了数学运算背后越来越本质的东西。因为事物的本质,常常和事物本身是有一定距离的,所以模拟物和真实世界的割裂,是我们认识过程当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