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游记五:崇圣寺
在参观完美丽的丽江之后,我们的下一站到达了大理崇圣寺三塔,看见很多景点介绍的都是三塔,但实际上,我认为崇圣寺也丝毫不逊色,进塔之前拾阶而上,远远地两个金色牌匾引入眼帘,据导游阿鹏哥(大理对男士的称呼)说,这是纯金打造的。而“佛都”的意思就是佛教的首都。可见这个地方的佛教文化是很盛行的。
历史上说,大理南诏国中期崇尚佛教之风兴起,后期达到极盛,佛教寺院遍布云南境内。至大理国时,佛教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有“佛国”之称。据说当时段姓22位皇帝其中有9位不爱江山不爱美人,在崇圣寺皈依出家。崇圣寺在今天最为称道的是其是我国唯一一个开光的寺院。开光必须要有100为大德高僧,但是我国当时仅有50多位,于是崇化方丈周游东南亚13个国家,遍请各地大德高僧,请了50多位,共108位,于2006年7月12日举办了隆重的开光大典。
崇圣寺是汉传佛教(口念南无阿弥托福)、藏传佛教(口念:嗡嘛呢呗咪吽。这是是六字大明咒。是密教重要咒语,意为‘归命莲华上之宝珠’。依密教所传,此六字系阿弥陀佛见观世音菩萨而叹称之语,被视为一切福德、智慧及诸行的根本。为西藏地区家喻户晓之真言,在汉族佛教地区也相当盛行。)、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南诏大理国经济政治结合的聚焦点。大理市的先民於唐朝开元年间(七一三年~七四一年)开始建造三塔。三塔建成後,又建规模宏大的崇圣寺。到明朝万历年间,崇圣寺最大规模达到「基方七里,房屋八百九十间,佛像一万一千四百尊,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
崇圣寺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却经历多次大地震及战乱的浩劫。崇圣寺大规模恢复重建工程始於2002年,恢复重建方案借鉴国内外著名寺院布局特点,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设特色精华,整个仿古建筑群落占地六百亩,建筑面积二万零八十平方米,恢复重建的崇圣寺总投资达一亿八千二百万元(约二千二百七十万馀美元)。
三塔非同时所建,其中主塔与崇圣寺同时建造,因其高,又称千寻塔。千寻塔高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唐塔最高者之一。
主塔南北有两小塔,为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均为10层,各高42.4米,是五代大理国时期所建。千寻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类似西安小雁塔。
1961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维修时,发现600余件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具有极高的维护价值。
怪不得今天在景区没有看见和尚,我心里觉得这些是高僧修行的地方又变成旅游景点,不知道这种喧嚣于他们于普通人究竟意义何在。
【看见一个和我这个一样主题的帖子,贴过来,其中的照片比我这儿还要美呢。关注这个主题的可以去他那里看看。http://www.17u.com/blog/article/695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