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握拙政园历史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5、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改名为“补园”。当时拙政园的腹地缩小到1.2顷,张履谦大举装修了相当多细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园今日之基础。
6、同治年间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张之万,辛亥革命伊始时的江苏都督程德全,抗战时期的伪江苏省省长陈则民都看中了拙政园。时疫医院、戒烟所、区公所都曾是拙政园的别名。
7、至抗战爆发前夕,一代名园衰落至“狐鼠穿屋,藓苔蔽路”的境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飞机几度轰炸苏州,远香堂受震破损,南轩被焚毁,园内亭阁倾圮,枯苇败荷,荒秽不堪。
8、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社会教育学院以校舍不足,向张氏后人租借补园。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中共解放军克苏州。社教学院迁无锡。原校舍即拙政园改为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张氏后人向新朝献补园。

9、1951年11月,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文管部门立即修缮,延请专家名匠,规划整治,按原样修复,1952年11月6日,整修后的拙政园中部和西部正式开放,成为普通百姓休闲游玩的去处。
10、从1996年始,拙政园每年春夏之季分别举办杜鹃花旅游节与荷花旅游节。
11、2009年7月8日,拙政园迎来500周年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