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顶鹤的一个真实故事,你知道吗
小的时候听过一首歌,滴睢错赡《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时,按现在的话来讲,真就是被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了。后来,渐渐发现,原来唱的和发生过的,并不一定要严丝合缝地对应。据说是去找的天鹅,怎么在歌里就变成了丹顶鹤呢?艺术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这个勉强还能够理解。但既然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不是应该再加个副歌部分,注明一下呢?这首歌后来好像改名叫《丹顶鹤的故事》了,不知道其间又发生了什么。
艺术的东西,咱们不懂,也不便置喙。倒是可以从很多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寻觅出一些有关丹顶鹤真实处境的讯息。走近科学,才可能远离忽悠,您说是吧。
雪中的丹顶鹤,引自http://www.bbc.co.uk/nature/life/Red-crowned_Crane
丹顶鹤的学名是Grus japonensis,最早描述该种的标本源自日本,因此其种本名就以japon+ensis(表示地名的后缀)组成。在日本,丹顶鹤曾经分布很广,直到19世纪后半期在本州岛的东部和北部还是较常见的冬候鸟。进入明治维新后,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丹顶鹤的数量却迅速地减少。到了20世纪初,本州岛已经很难再见到它们的身影。1924年,人们在北海道的钏路湿地(Kushiro)发现了一小群丹顶鹤。北海道即便夏季气温也较低,不利于农事耕作,使得这里的很多湿地得以幸存,未被改造成农田。冬季也不封冻的溪流,给这群鹤提供了难得的口粮,使它们不用再迁徙到别处越冬。在日本其他地方的丹顶鹤都相继消失之际,这群鹤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数量甚至还有了缓慢增长。
1952年,一场严冬袭来,往日能够保持流淌的溪流也被冻住了,这群鹤眼看就要遭受灭顶之灾。危急时刻,生活在鹤周围的当地人行动了起来,自发地给这些鹤投喂食物,帮助它们度过了寒冬。自此,北海道的丹顶鹤在人的帮助下,种群数量一点点地恢复了起来。研究人员们希望知道这里究竟能容纳多少鹤,也根据已有的营巢环境,来估算可能的最大种群数量,结果却一次次地被颠覆。北海道丹顶鹤与当地居民之间和谐共生的场景,也俨然成为了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事实上,你所看到的每一张以雪地为背景的丹顶鹤,几乎都拍摄于北海道。
钏路湿地的丹顶鹤,成为日本战后野生生物保育领域一个鼓舞人心的成功案例。但繁华的背后,却也暗藏隐忧。过于集中的鹤群,无形中也增大了爆发传染病的概率。更让人不安的,还是如今已近1500只并仍在保持增长的北海道丹顶鹤,都源自最初的20只左右个体,其保留下来遗传多样性如何呢?近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比较历史标本(最早至1878年)和现生个体之间的线粒体DNA序列,发现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状况已经延续了近一个世纪。这一现状对于生活在少数地点,且种群密度很高的当地鹤群十分不利。不久的将来,从大陆种群引入新鲜血液,看起来势在必行了。
对丹顶鹤而言重要的湿地丧失状况,引自Su and Zou 2012
事实上,也的的确确是西部种群现状最令人担忧。对丹顶鹤野外种群总体趋势的评估显示,北海道种群在增长,大陆种群下降。而再仔细考查大陆种群的状况,会发现这一下降趋势,基本就是由西部种群所贡献。最新的估计认为,西部种群的总数仅约580只。除了老生常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栖息地丧失、破碎化问题而外,西部种群还面临着哪些威胁呢?
不同原因导致的丹顶鹤死伤比例,可见中毒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引自周大庆等 2014
进一步分析显示,大部分涉及丹顶鹤的毒害事件发生在1999-2008年期间,其后相关报道急剧减少。这可能与各级政府的重视、保护组织和学者们的宣传呼吁及大众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然而事实上,我们的野生丹顶鹤还面临着更为隐秘、难以察觉的一大威胁。
国内圈养丹顶鹤的分布示意图,引自Zhou et al. 2016
一边是野外数量的持续减少(尤其是西部种群),另一边却是圈养种群的不断膨胀。试想一下,同样的情形,如果是发生在大熊猫身上,还会有如眼下这般的舆论环境吗?最近坐飞机,发现某航空公司提供的读物上,也霍然有着如下这样的内容。不禁想要问一句,养这么多丹顶鹤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一次见到野生丹顶鹤,是在盘锦的海边。那场景已经定格在脑海之中,红色的碱蓬滩上,两只高大的丹顶鹤,不紧不慢地缓缓走过。距离拉开了一些,一只便回头望向自己的伴侣。通过望远镜,似乎也能感受到它们彼此之间的依恋。双台子河口保护区,已经是现在丹顶鹤最靠南的繁殖地了。不知,它们还能守住这片家园多久...
作者 Robbi
参考资料
崔多英等. 2017.重引入丹顶鹤野放初期活动范围及变化规律.野生动物学报,38 (3):28-34.
刘伶等. 2018.苏北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生态学报,38 (3):DOI: 10.5846/stxb201611022231
马逸清, 李晓民. 2002. 丹顶鹤研究. 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
周大庆等. 2014. 1999~2013年我国野生丹顶鹤死伤数量及其对野生种群的影响.四川动物,33 (4):597-604.
Akiyama, T.et al. 2017.Low Genetic Variation of Red-crowned Cranes on Hokkaido Island, Japan, Over the Hundred Years.Zoological Science, 34: 211-216.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6.Grus japonensi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e.T22692167A93339099.http://dx.doi.org/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92167A93339099.en.Downloaded on24 December 2017.
Harris, J. and Mirande, C. 2013.A global overview of cranes: status, 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priorities.Chinese Birds, 4 (3): 189-209.
Su, L. Y. and Zou, H. F. 2012.Status, threats and conservation needs for the continental population of the Red-crowned Crane.Chinese Birds, 3 (3): 147-164.
Zhou, D. Q.et al. 2016.A growing captive population erodes the wild Red-crowned Cranes (Grus japonensis) in China.Avian Research, 7: 22DOI 10.1186/s40657-016-005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