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芹生产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西芹属伞形花科的二年生蔬菜,但生产上为一年生栽培,其食用器官是肥大的叶柄。近年来,西芹的分布范围和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西芹由国外引进,国内栽培历史较短,尤其在定西大面积栽培才刚刚起步,菜农在西芹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上掌握不够,生产上经常出现种子不发芽、先期抽薹、叶柄空心等问题,对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通过对西芹常见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办法,旨在使菜农生产上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3、对策生产上购买种子时,应提前了解一批种子的制种时间和发芽情况,如测试发芽率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霏缢挝界低温季节进行常规处理,即催芽前可用布鞋底或砖石等,将双悬果搓擦分开,除去刺毛,然后再浸种催芽。先用50 ℃热水浸种10分钟,不断搅拌至常温,再用冷水浸泡12~14小时,然后揉搓,并用清水淘洗干净。与等量湿沙掺匀后,放在15~20 ℃环境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淘洗1~2次。要求在弱光下催芽,通过喷水保湿,经7~8天即可出芽。待60%以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高温季节种子处理常用方法为:将种子在50~55 ℃温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湿毛巾或纱布包裹,置于水井水面以上30cm左右处,或放置于冰箱内,温度设置在15 ℃左右为宜,期间每天淘洗1~2次。最好白天放在冷凉处,夜间置于室温下处理,7~12天后种子开始发芽,散失部分水分后播种。现在大多数是包衣好的种子,可以不用上述方法,直接播种。
叶柄开裂和空心
1、西芹整个生育期,特别是中后期,横切面出现白点,甚至出现空洞,即所谓的空心。有时叶柄出现横裂或纵裂。
2、原因1、土壤缺硼是引起西芹叶柄开裂的主要原因。2、播种期不当(过晚)或氮肥偏少,植株生长势弱,在一冶嚏型正常采收时间植株尚小,达不到采收标准。在延迟采收的情况下,容易受后期低温、霜冻的侵袭,叶柄软化,加剧空心。3、植株受冻。西芹为喜冷凉的蔬菜,但不耐严寒。当气温在0 ℃以下时,容易出现受冻症状。当植株严重受冻时,叶柄组织细胞之间充满微小的冰粒,组织结构遭到破坏,在气温回升后,组织不能恢复,细胞间隙增大,出现空心现象。4、土壤pH值过高或土壤过于干旱。在土壤pH值过高或土壤钙含量过高的情况下,硼处于不易为根系吸收的状态,从而出现缺硼症状。土壤干旱影响根系对硼的吸收,也容易出现缺硼症状。5、品种退化。西芹与普通芹菜属同一物种,彼此间容易天然杂交,有些普通芹菜品种叶柄中空,西芹与这些品种杂交后可能出现空心现象。发生叶柄开裂和空心的原因可能是以上一种因素,也可能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烂心
1、原因西芹烂心病是由于缺钙或缺硼引起的。1、高温干旱、施肥不当或保护地栽培温度过高、严重缺水,影响根系对土壤钙素的有效吸收。2、土壤中氮、钾、镁过多,由于拮抗作用而阻碍植株对土壤中钙的吸收和运转,以致部分心叶腐烂。3、土壤盐分浓度过高,影响钙的吸收。4、土壤硼含量低,或由于拮抗作用阻碍植株对硼的吸收。5、土壤中钙含量过高或不足时,西芹对硼的吸收减少,引起幼叶变褐,心叶坏死。
2、对策合理选用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追肥浇水,防止田间过干或过湿。发病初期叶面喷施乾农商城万稼能银离子150倍液,病害严重时间隔7天再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效果更好,正常情况下间隔10-15天喷施一次。在保护地栽培时,注意调节室内温湿度,合理均衡供水追肥。
沤根
1、原因沤根多发生在苗期。幼苗出土后生长缓慢,幼根外皮呈锈褐色,逐渐腐烂,严重时病株白天萎蔫,夜晚恢复,最后枯死。苗床过湿,长期低温,光照不足是引起沤根的主要原因。苗期遇连续阴雨、下雪等天气,畦面长时间低温高湿,最易导致 沤根。
2、对策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往畦内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改变苗床土壤的结构和通透性。将畦面弄平整,防止积水。苗期温度要保持在15 ℃以上,防止低温和冷风侵袭。及时除草间苗。发病初期及时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
